春天後母面~春雨颯颯,無法出門的日子裡,和大家分享一篇好文...

 

轉載~爸媽溫馨陪伴,孩子愈受教∼

文╱洪蘭 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愈感受到父母的愛,孩子愈受教,而講故事是一個很好的方式。透過講故事,親子擁有共同做一件事的溫馨感覺,將成為支持孩子上進的力量。最近四個妹妹回台省親,閒聊起來才發現,我們共同的童年回憶竟然都是睡在榻榻米上聽母親講西遊記的故事。

●媽媽講古 滿足心靈生活
民國40年左右的台灣沒有電視,連收音機都很少,我們最大的娛樂就是聽老人家講古,夏天晚上去院子裡乘涼,冬天則窩在溫暖的被窩裡聽故事,聽完故事後,心滿意足,各自在心中繼續自己版本的續集。

那時雖然物質生活很差,但是心靈生活充實,現在回想起來,母親在忙完一天家事後還肯講故事給我們聽,真是不容易。

●一舉一動 流露愛與期望
以前的父母從不把愛掛在嘴上,但是一舉一動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而這個愛與期望正是激勵我們上進,在我們跌倒時,使我們有勇氣再爬起來的動力。

看到現在的孩子與父母相處的情形常覺很難過,不知為何,他們把親子最美好的那一塊丟棄了,父母跟孩子講話都是催促、責罵、抱怨,「功課作完了沒有?」、「為什麼考的那麼差?」、「趕快去洗澡」、「趕快去睡覺」。

當父母抱怨孩子不聽話、講不聽、叫不動時,或許應該停下來檢討一下跟孩子的互動是不是出了問題,不要繼續用原來的模式讓問題加深。

●與其說教 不如多說故事
父母最忌就是說教,所謂忠言逆耳,必須想別的方式讓道理進入孩子的心中。教孩子一定要趁早,早才會受教。講起來最好的方式就是講故事,尤其小小孩常要求一直重複唸同一本故事書,當故事情節深入孩子心中時,他也學會了在那個情境恰當的應對方式。

父母講故事不一定要照書講,自己可以編很多生活的經驗進去,孩子都喜歡知道父母在他們那個年齡時的行為,這種說故事法可以增加孩子的共鳴。我小時候台灣幾乎沒有任何童書,我父親給我們講的故事是左傳中的歷史故事,他有時用唸、有時用說,這都沒有關係,因為我們喜歡的是圍在父親身旁看他神采飛揚的樣子,故事懂多少不重要,我們要的是親子共處的時間。

●親子相伴 共譜生命樂章
後來我父親病重,住在台大醫院,小妹心血來潮,唸左傳給父親聽,我注意到一開始,爸爸的表情很驚訝,他大概沒想到小妹過了40年還記得他當年講的故事,到後來他開始微笑,因為他看到小妹身上有他當年的影子,那個口氣就像爸給我們講了千百次故事時的口氣,我相信那天他很安慰。

生命是個圓,大人以前講故事給小孩聽,小孩大了,大人老了,現在小孩講故事給大人聽。假如我們沒有跟孩子有共同的經驗,共同的語言,共同的回憶時,我們怎麼期待孩子在我們年老時來陪伴我們呢?

現在的父母太忙了,忙著賺錢給孩子享用他們當年沒有的東西,他們忘了應該先給孩子他們曾經有過的東西。父母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感受到他的愛,愈感受到父母愛的孩子愈受教,因為他不願讓父母傷心。

●心靈困境 從閱讀找力量
前幾天報上有個小學二年級的男孩拖著一個跟他一樣大的行李箱離家出走,因為他覺得別人的媽媽都在家陪他們,而他媽媽要上班,不能陪他,他覺得媽媽不愛他,所以離家出走。

我們除了感嘆現在的小孩早熟,小學二年級就懂得收皮箱離家出走之外,心中也覺很不忍,因為這孩子渴望母愛,他太小,不了解單親的母親不上班衣食會無著落,對這種孩子,母親應該唸很多跟他一樣情況的故事給他聽,讓他了解很多人其實跟他一樣,看看別人又如何度過沒有母親在家的一天,最重要的是母親應該養成他閱讀的習慣,讓他從書中去找慰藉。

親子關係需要經營,講故事是一個很好的方式,透過故事教孩子做人做事的道理透過故事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愛最主要透過故事,親子共同做一件事,這個感覺會在故事內容已經淡忘掉後,化成一股支持孩子上進的力量,因為他長長久久都感受父母陪伴的溫馨。

洪蘭語錄 潛在學習 爸媽影響力大
潛在的學習又稱作無意間的學習,是孩子學習最主要的一種方式,也是父母對孩子影響最大的一個方式。
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父母的為人處世經驗,內化成為他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個內在的觀念或看法表現在外時,就是我們所謂的態度、行為,也就是近年很紅的EQ——情緒智商。
摘自《0~3歲嬰幼兒發展研究彙編:情緒、氣質與親子關係》(信誼)

====================================================

@貼上我和FIFI媽媽的對話@

FIFI媽咪說:

我喜歡洪蘭教授的教育理念

謝謝小包媽的分享~~

<小學二年級就懂得收皮箱離家出走>

>>>我小學二年級也做過同樣的事

        不過才走到路口就被揪回家了


 =============================

TO.FiFi媽媽~

呵呵..我笑出來了...

真的是很特別的經驗耶!

等FiFi長大,想要和FiFi分享嗎?

 

我和小包爸分享,他也笑了!

小包把比也有離家出走的經驗,以後就交給他啦~^^~

我和小包把比一致認為:

小包阿公阿媽住在我們家隔2條巷子的家..

小包以後離家出走最可能的地方就是那兒了!

===============================

長大後的離家出走..就是來台北和小包爸一起..

~感受很複雜的小包媽~

================================

FIFI媽說:

喔喔~~

這個秘密絕對不能讓FiFi知道

免得她有樣學樣!!

 

不過...

一直到現在

我爸媽都還常拿這件事取笑我~~~

=============================

TO.FiFi媽咪~

 

這才是您,和爸媽間的回憶呀!

 

可以說啦!說的時候只要換個方式!

因為小包爸也有這樣的經驗,現在我都會揶揄他!

當時他..讓我公婆擔心很久耶!

其實,我可以某方面允許孩子有這樣的想法!

在安全無虞的情況之下..讓父母知道找誰,在那兒..

寫張紙條,留在桌上,隨時都能出走去!

 

成長過程,每個人多少都有想出走的想法~

只要父母明白結果是安全,都可以試試呀!

======================

一定要從小訓練小包寫紙條..

想太多的小包媽

===>這是證據,將來給小包看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ah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